当前位置: 首页> 委员履职> 提案选登
州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林建勇委员提案
发布时间:2019-02-19 09:52:17     来源:西双版纳州政协 阅读次数:2728

关于设立“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专项资金的建议


林建勇


一、基本情况

    中老两国比邻而居、睦邻友好,两国人民有着悠久深厚的传统友谊。多年来,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替代种植及扶贫开发、矿产能源、交通运输、旅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边境口岸管理、经济合作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和陆联国战略对接作出了积极贡献。

    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中老边境线长677.8公里,边境沿线野生动植物丰富,野生亚洲象经常游走于边境两侧成为国际象

    为加强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特别是野生亚洲象的保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保护无国界理念,于2006年率先提出生物多样性跨边境联合保护构想,并与老挝南塔省楠木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景洪市联合召开了第一次亚洲象跨境保护会议。2009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南塔省建立了第一片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国尚勇-老挝楠木哈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201212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南塔省、乌多姆塞省和丰沙里省林业管理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一条南起中国西双版纳尚勇子保护区(老挝南塔省楠木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至勐腊子保护区(老挝丰沙里省北缘),南北边境线长约220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国西双版纳-老挝北部三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20175月,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俊杰代表州人民政府与老挝南塔省、丰沙里省和乌多姆塞省政府签订了双边合作备忘录。自此,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工作从两国林业保护部门之间的合作上升到两国政府间的合作。

    “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的建立,打造了具有浓郁边境特色的跨境生态保护新亮点,筑牢了中老边境绿色生态长廊。一是率先在国内建立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为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储备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提供了示范经验。二是提升了中老双方保护机构联合开展跨境保护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大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三是提高了老挝及周边国家对野生动植物和跨境生态保护的意识,推动了中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有效预防了边境区域林火,遏制了跨境保护区域野生动物猎杀和非法贸易行为,以亚洲象为旗舰的物种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有效保护。

    二、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固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和专项资金,每年开展交流年会、联合巡护、科研监测、跨境人员培训、人员交流、宣传等合作项目需投入的约15万元,多年来均由业务部门自筹,长此以往,保护区将无力继续承担开展各项工作所需费用,跨境联合保护工作将无法维持且难以长期稳定有效地推进。

    三、建议

    为落实2018530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本扬关于重视生态保护,推动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和环保交流互鉴,探索打造绿色共同体的新路重要共识,进一步展示一带一路倡议生态保护大国形象,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实施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中老、中缅跨境生态保护合作,探索和完善合作模式,切实提升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共建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战略部署,切实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和《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实施方案(20142030年)》,建议州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跨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每年将中老跨境生物多样联合保护项目纳入到州级财政预算,设立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专项资金,为切实提升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共建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